4BDKlnpAhS7 biz.huanqiu.comarticle徽商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实体经济/e3pmh1rv3/e3pn63gph<article><section data-type="rtext"><p><em data-scene="strong">创新产品、提升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em> </p><p>近年来,徽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广大民众”的市场定位,创新金融产品,提升服务能力,强化使命担当,全力助企纾困,支持小微企业发展,连续多年实现“两个不低于”“三个不低于”“两增两控”等小微监管考核目标。 </p><p>(一)创新特色产品。以“更简单、更便捷”为追求,引入多场景特征因素,融合信e贷、科技e贷、保e贷、农e贷等产品,打造界面极简、场景丰富、用户体验良好,产品组合灵活的“徽融e”系列中小微企业线上金融服务品牌,初步构建了涵盖信用与非信用场景的线上产品体系,2022年累计为12433户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471亿元,其中信用场景404亿元、11826户,非信用场景67亿元、1684户。 </p><p>(二)提升服务质效。落实名单制营销管理,加强授信时效管理,建立平行作业机制,推进多渠道业务联动,有效提升客户融资便捷度。推出“徽融e”微信小程序,线上贷款实现自助申请、线上授权、自动审批、随借随还,最大程度方便客户。开展主动营销,深入园区,共同搭建“政府+银行+担保+园区”服务新模式,着力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和增信措施匮乏难题,已整体合作园区82家,贷款余额28.8亿元、713户。 </p> <adv-loader __attr__inner="7004636" __attr__style="width: auto;position: relative;float: left;border: 1px solid #ebebeb; padding: 20px;overflow: hidden;margin: 10px 30px 40px 0;"></adv-loader> <p>(三)降低小微融资成本。积极贯彻各项减费让利政策并取得明显成效。前10个月徽商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57%,较2019年下降约2个百分点,较上年下降0.35个百分点,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p><p>(四)落实助企纾困政策。持续做好存量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应延尽延,帮助受疫情影响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经营。2022年徽商银行累计对103.13亿元、2504户小微贷款提供了延期或无还本续贷服务,缓解企业的到期还款压力。 </p><p>(五)强化科技支撑。积极引入工商、税务等外部数据,建立优化精准营销、客户准入、审批决策、贷后管理及预警等模型。运用人脸识别、身份自动核验、活体检测等先进技术,解决线上客户身份认证等问题。 </p><p>(六)构建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解决科技型高风险、高成长、轻资产、担保难以及创新能力难以量化等问题,徽商银行以推动专营支行建设、创新产品服务模式为抓手,全力支持全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科技金融专业化服务水平,初步构建较为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p><p><em data-scene="strong">加大服务创新,实施资源倾斜,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em> </p><p>为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决策部署,徽商银行立足“当好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金融先行官”的定位,主动对接各类实体企业,持续加大信贷资源向制造业企业倾斜。截至2022年10月末,徽商银行省内制造业贷款余额654.31亿元,较年初新增139.56亿元,增幅27.11%,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19.66亿元,较年初增长74.18亿元,增幅50.99%,制造业及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远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p><p>(一)制定发展战略,服务实体经济。为积极把握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战略发展方向,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徽商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树牢新发展理念,徽商银行重点围绕乡村振兴、绿色金融、城市更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五大领域,其中在绿色金融、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专精特新三大领域中对制造业企业进行了重点倾斜,激励分支行加大实体企业信贷投放力度。 </p><p>(二)强化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为不断提高制造业客户服务质效,徽商银行总行层面专门配置了科技金融团队和制造业金融团队,研究制定“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方案”,凝聚全行合力推动制造业贷款投放落地。 </p><p>(三)加强服务创新,加大产品研发。一是外部联动,响应政府号召,为中小企业推出“徽商设备购置贷”。2022年,为进一步扩大制造业有效投资,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引导、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推动全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徽商银行与安徽省经信厅联合推广“徽行设备购置贷”,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各市经信局对“徽行设备资产购置贷”进行大力宣传,定期梳理摸排有订单、有市场、有信用、有融资需求的企业名单推介给徽商银行相关分支机构;徽商银行总行负责指导各分支机构为符合申请条件的企业发放“徽行设备资产购置贷”;省经信厅对获批“徽行设备资产购置贷”且符合奖补条件的企业优先给予贴息补助。截至10月末,徽商银行省内“徽行设备购置贷”累计投放18户,合计13.3亿元,支持了合肥新晶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安徽省合肥汽车锻件有限责任公司等战略新兴产业、实体经济客户的设备更新改造升级融资需求。 </p><p>二是强化“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创新。为提高分支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能力,提高对“专精特新”企业信贷支持力度,抢抓“专精特新”企业优质客户,2022年,总行公司银行部牵头制定了《徽商银行专精特新企业融资服务方案》,根据总行资负部2021年等级行考核结果,针对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给予分行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信用贷款审批权限;针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冠军企业、上市的专精特新企业,给予分行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信用贷款审批权限。同时,授权经营机构针对“专精特新”名单内企业,在符合徽商银行准入条件的情况下,给予三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具体参照总行对分行对公新增授信单一客户一般性信贷授权的50%。截至10月末,徽商银行省内专精特新贷款余额110.6亿元,较年初新增18.68亿元,贷款增速20.32%,服务专精特新贷款企业975户,较年初新增67户。 </p><p>三是加强实体企业公司银行产品创新。为支持实体企业服务,2022年以来,徽商银行陆续创新推出“亩均贷”、“招商引资贷”等产品,并围绕合肥高新区重点产业园区入园企业的产业设施购置需求,出具《关于合肥分行为合肥市高新区重点产业园区入园企业购置产业设施提供融资服务方案的批复》,推出符合客户需求、有市场竞争力的法人按揭贷款模式。同时为提升服务绿色领域质效,研究制定《徽商银行金融支持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项目的融资服务方案》《徽商银行‘节水贷’金融服务方案》《徽商银行金融支持‘国家储备林项目’服务方案》。另外,为引导分支行加大集成电路产业信贷支持力度,抢抓集成电路产业优质客户印发了《徽商银行集成电路产业营销指导意见》。 </p><p>四是强化供应链产品创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便利。徽商银行创新供应链金融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流动性便利,以线上化、智能化、数字化为主线,围绕制造业,徽商银行创新推出了 “融鑫池”、“在线秒贴”、“融链通”、“电子招投标保函”等交易银行创新产品。其中,“在线秒贴”通过大数据和全新渠道技术,将企业客户贴现业务的办理时间由原先的1-2个工作日缩短到几分钟,有效提高了中小微企业资金流转效率。 </p><p>五是创新特色担保(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优化)便利。徽商银行创新推出了风险补偿类贷款,通过与各级政府加强合作,创新开展各地市风险补偿类贷款,如“青创贷”、“创新贷”、“科技贷”等;创新推出了特色弱担保贷款,围绕科创企业特征,充分运用科创企业的要素,创新开发了“科技专利权质押贷”“科技订单贷”等弱担保类贷款。 </p><p>六是创新线上(化)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化”服务。徽商银行创新推出“易连贷”、“信e贷”、“科技e贷”、“制造e贷”产品。其中,“信e贷”,借助互联网渠道,实现了在线申请、在线自动审批、在线提款、在线还款的全流程,企业无需任何担保,随借随还,最大化地节约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和时间成本。 </p><p>(四)强化绩效考核,助推制造业发展。为推动制造业贷款投放,徽商银行在针对分行目标责任制以及分行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中,专门设置了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新增量、科技型贷款新增量以及战新贷款新增量3项指标,以指标导向提升经营机构制造业贷款投放执行力。 </p><p>(五)实施资源倾斜,开辟绿色通道。徽商银行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给予50BP内部定价优惠,激励分支行加大实体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同时授权经营机构针对评级为AA-以上的制造业,授信期限不超过2年的制造业流动资金贷款比照一般性信贷授权自主审批,以资源导向提升经营机构制造业贷款投放积极性,推动各经营机构自觉、自主、自愿加大对制造业企业支持力度。 </p><p>(六)依托科技赋能,推进白名单精准营销。徽商银行客户白名单生成模型包括黑名单触发、准入规则、企业评分三个部分,共103项指标,通过对目标区域内企业客户工商信息、司法信息、行政信息、纳税信息、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评分,实现对目标区域、目标行业、目标客群的精准化营销。2022年通过行业+客户+大数据等场景分析,分类生成了营收3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制造业、建筑业客户、存量日均存款100万元以上客户等共3475户白名单,并督促分行加强与白名单内客户进行营销对接。对省外五家分行所在区域纳税A级、实收资本1000万元以上客户进行筛选,生成名单共12975户,分类建立信贷类营销白名单及存款营销类目标企业名单,包括“积极推荐类客户”1433户,“适度推荐类客户”2964户、“一般推荐类客户”2768以及“结算推荐类客户”5810户,有效助力省外分行做好客户营销工作,践行了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原则。辅助对专精特新企业进行名单筛查分析,并分类为核心客户207户、重点客户1768户、一般客户2887户、基础客户1594户。 </p><p><em data-scene="strong">聚焦制造业,加快供应链产品创新,优化客户体验</em> </p><p>近年来,徽商银行将供应链金融作为转型发展的战略业务,创新了覆盖应收类、预付类、存货类、组合创新类等四大类业务的产品谱系,依托线上化风控及便利化渠道,围绕核心企业加快推动供应链信贷投放,为产业链供应链企业提供融资服务。2022年7月,徽商银行成为全国首批接入人民银行数字供应链金融信息交换平台的银行,为参与者提供国内保理业务的登记与查询、双保理与再保理业务的跨机构信息流转服务,实现了国内保理业务的全流程线上化。 </p><p>一是聚焦制造业企业,加大供应链信贷投放。围绕新能源、汽车、先进制造、战略新兴等重点行业和本地主导产业,聚焦上市公司、优质民营企业、龙头企业等供应链“群主”“链长”,发挥供应链的辐射支撑和链式服务作用,加大信贷投放,精准支持产业链融资需求,支持供应链“强链、稳链、延链、补链”。截止2022年11月末,徽商银行通过供应链金融方式累计投放各类融资569.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3%。 </p><p>二是加快供应链产品创新,优化客户体验。围绕制造业产业链客户需求,徽商银行打造供应链拳头产品,按照“全链条、线上化、标准化”模式,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和渠道服务,提高上下游客户金融服务可得性,支持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今年以来,已落地江淮汽车、奇瑞汽车、京东方、马钢股份、比亚迪等一批供应链重点项目,有效发挥了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形成重点领域产业链生态圈,促进产业链稳定发展。 </p></section></article>167322968708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高鑫戈环球网167322968708111[]{"email":"gaoxinge@huanqiu.com","name":"高鑫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