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zWBihvwDa6 biz.huanqiu.comarticle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赶着毛驴儿奔小康 卤阳村里致富忙/e3pmh1rv3/e3pn61ned八月,蒲城卤泊滩区水草肥美生机盎然,近期的降雨,更是让这里的芦苇越发茂盛。上百头小毛驴驰骋在芦苇荡里自在地觅食,犹如一幅多彩的生态画卷。画面中正是卤泊滩腹地的卤阳村养殖专业合作社芦苇饲养场,刚下过一场雨,使得成片的芦苇更加茂盛、翠绿,整个草场弥漫着浓郁的芦苇芬芳。小毛驴三五成群,欢快自在地奔跑、嬉戏,场内一派盎然生机。卤阳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王耀红告诉记者,合作社养殖基地是2015年在村上的资助下建成运营。养殖基地的建设,还得从他经营的驴肉泡馍馆说起。2011年,王耀红的驴肉泡馍馆开张营业,生意相当不错,但高昂的驴肉进购成本,让餐馆经营效益不像预期的那么理想。于是,他在肉驴养殖产业上动起了脑筋。卤阳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 王耀红:驴的生长,能达到屠宰标准,基本上在两年半到三年这个期间,所以说靠买成本太大,因为都是从外地过来的,还有长途运输。后来我自己发展,和村上村书记商量和合资养驴。“养驴”的想法有了,可养殖场的选址,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话在驴养殖场建设的选址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卤阳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 王耀红:从小我就从这儿长大的,也从小给家里养牛,也割这草,只有这里这个草生在卤阳湖是盐碱地,尤其这种芦叶,小芦苇,特别生长旺盛,而且特别适合牛、羊、驴、马去吃,所以把地址选在村里这块,可以说有免费的草场,天然的草场。卤阳村地处卤泊滩区腹地,大部分都是盐碱地,种植业效益不好。但卤水天然的隔离、杀菌功效,让这里成为发展养殖的好地方。同时,这里的芦苇,以其干、硬、脆的特点,加之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成为驴儿的绝佳草料。2015年,王耀红与村上合资,建成这座占地150亩的肉驴养殖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养殖场肉驴出栏数量达到了目前的300多头/年。不仅解决了自己的成本压力,还为村上壮大集体积累,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已经带动贫困户分红30多户, 6名闲散劳动力就业。卤阳村六组村民 王正民:来了(务工)一年了,驴喂得相当可以,晚上白天都在这儿,一个是离家近,方便,六十多岁了,做不了啥,方便到这儿做,一个月给两千来块钱,能照看地里。据卤阳村党支部副书记、卤阳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红虎介绍,目前村上有两个较大的驴养殖基地,存栏200余头,年出栏600余头,每头纯利润三千元,一年的收益能达到180万元,有力带动了村里的脱贫致富工作。下一步,村里还将继续扩大驴养殖基地的规模,存栏争取达到500头,年出栏达1500头,同时还将积极申请肉驴屠宰场项目,力争形成养殖、屠宰、深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更好带动当地及周边群众增收致富。1597732800258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郑媛媛环球网159773280025811[]{"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八月,蒲城卤泊滩区水草肥美生机盎然,近期的降雨,更是让这里的芦苇越发茂盛。上百头小毛驴驰骋在芦苇荡里自在地觅食,犹如一幅多彩的生态画卷。画面中正是卤泊滩腹地的卤阳村养殖专业合作社芦苇饲养场,刚下过一场雨,使得成片的芦苇更加茂盛、翠绿,整个草场弥漫着浓郁的芦苇芬芳。小毛驴三五成群,欢快自在地奔跑、嬉戏,场内一派盎然生机。卤阳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王耀红告诉记者,合作社养殖基地是2015年在村上的资助下建成运营。养殖基地的建设,还得从他经营的驴肉泡馍馆说起。2011年,王耀红的驴肉泡馍馆开张营业,生意相当不错,但高昂的驴肉进购成本,让餐馆经营效益不像预期的那么理想。于是,他在肉驴养殖产业上动起了脑筋。卤阳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 王耀红:驴的生长,能达到屠宰标准,基本上在两年半到三年这个期间,所以说靠买成本太大,因为都是从外地过来的,还有长途运输。后来我自己发展,和村上村书记商量和合资养驴。“养驴”的想法有了,可养殖场的选址,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话在驴养殖场建设的选址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卤阳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 王耀红:从小我就从这儿长大的,也从小给家里养牛,也割这草,只有这里这个草生在卤阳湖是盐碱地,尤其这种芦叶,小芦苇,特别生长旺盛,而且特别适合牛、羊、驴、马去吃,所以把地址选在村里这块,可以说有免费的草场,天然的草场。卤阳村地处卤泊滩区腹地,大部分都是盐碱地,种植业效益不好。但卤水天然的隔离、杀菌功效,让这里成为发展养殖的好地方。同时,这里的芦苇,以其干、硬、脆的特点,加之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成为驴儿的绝佳草料。2015年,王耀红与村上合资,建成这座占地150亩的肉驴养殖基地。经过几年的发展,养殖场肉驴出栏数量达到了目前的300多头/年。不仅解决了自己的成本压力,还为村上壮大集体积累,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已经带动贫困户分红30多户, 6名闲散劳动力就业。卤阳村六组村民 王正民:来了(务工)一年了,驴喂得相当可以,晚上白天都在这儿,一个是离家近,方便,六十多岁了,做不了啥,方便到这儿做,一个月给两千来块钱,能照看地里。据卤阳村党支部副书记、卤阳村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党红虎介绍,目前村上有两个较大的驴养殖基地,存栏200余头,年出栏600余头,每头纯利润三千元,一年的收益能达到180万元,有力带动了村里的脱贫致富工作。下一步,村里还将继续扩大驴养殖基地的规模,存栏争取达到500头,年出栏达1500头,同时还将积极申请肉驴屠宰场项目,力争形成养殖、屠宰、深加工、销售的产业链,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更好带动当地及周边群众增收致富。